近日,環境保護部發布了《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(試行)(征求意見稿)》,以替代現行的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(GB15618-1995)》。新標準制定了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兩級標準:風險篩選值和風險管制值。以此為依據,按照土壤中所檢測出的污染物含量,酸性、中性、堿性農用地將明確劃分為優先保護類、安全利用類、嚴格管控類共3種類型。
土壤污染物含量處于什么的水平才是低風險、安全健康的農用地?新標準是否會對現行的有機肥、生物有機肥中關于重金屬的限量指標產生影響?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。
農用地實施3級分類管理
土壤重金屬明確限量指標
當前,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物主要包括鎘、汞、砷、鉛、鉻、銅、鎳、鋅。其中: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污染物主要是鎘、汞、砷、鉛、鉻;影響農作物生長的污染物主要是銅、鎳、鋅。
現行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(GB15618-1995)》中,土壤污染物指標有10 項,包括8 種重金屬(鎘、汞、砷、銅、鉛、鉻、鋅、鎳)和2種有機氯農藥(六六六、滴滴涕)。而在新標準中,增加了致癌物---苯并[a]芘指標作為選測項目。
新標準重點以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為主要目標,兼顧保護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和土壤生態的良性循環,分別推導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、農作物生長、土壤微生物的土壤污染物閾值(或臨界含量),作為土壤篩選值的確定依據。
在新標準中,按照農田土壤pH的不同,分別規定了不同重金屬的污染風險篩選值、污染風險管制值。整體來看,土壤酸性越強,所限定的污染風險篩選值、污染風險管制值愈加嚴苛。以pH低于5.5的土壤為例,重金屬鎘的限量指標為0.3mg/kg,遠低于pH超過7.5的堿性土壤。
有機肥標準:鎘限量指標超過風險管制值
在農業生產上,具備改土培肥功能的有機肥被大量使用,其所攜帶的重金屬是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。國家現有的有機肥、生物有機肥標準均規定了重金屬砷、鎘、鉛、鉻、汞的限量指標。
有機肥如果套用這次公布的農用地土壤劃分標準,可以劃分歸為哪一類=農用地呢?對此,記者進行了梳理比對。如下圖所示:
在土壤為酸性的農田上,有機肥中重金屬鎘的限量指標(鎘≦3mg/kg)是新標準污染風險篩選值的10倍左右;中性土壤兩者持平,低于堿性土壤所要求的污染風險篩選值。
在所有的土壤類型中,有機肥中重金屬鉛的限量指標(鉛≦50mg/kg)均低于新標準污染風險篩選值和污染風險管控值。
有機肥中重金屬汞的限量指標(汞≦2mg/kg)是新標準污染風險篩選值的2-4倍;但低于污染風險管控值。
有機肥中重金屬砷的限量指標(砷≦15mg/kg)均低于新標準污染風險篩選值、污染風險管控值。
有機肥中重金屬鉻的限量指標(鉻≦150mg/kg)均低于新標準污染風險篩選值、污染風險管控值。
綜上,有機肥中所有重金屬限量指標僅能夠滿足堿性或中性土壤中的要求,可劃分為“安全利用類農用地”類型。但在在酸性土壤中,由于重金屬鎘的限量指標高于污染風險管制值。